宣汉人大:坚持问题导向 破解监督难题 推动预算审查监督走深走实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5年09月03日 文章点击数:303 【打印】
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县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链条上的难点堵点,积极探索符合县级实际、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努力推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从“程序性”向“实质性”、从“形式化”向“精细化”转变。
聚焦“本领恐慌”,内强外引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预算审查监督专业性强,县级层面普遍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宣汉县通过强自身、借外力,着力构建“专兼结合、内外联动”的人才支撑体系。一是强化自身建设。在县委支持下,选配2名具有财经、审计岗位经历的干部任预算工委副主任和工作人员。建立“一周一法”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邀请专家讲学、部门领学、委室人员研学等方式,定期组织学习财政预算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重点对监督议题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事前集中学习,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升。二是聘请咨询专家。聘请县内财政、审计、税务部门的业务骨干、会计师等组成“人大预算审查咨询专家库”。在预算草案初步审查、重点支出和政策拓展监督、预算调整审查等关键环节,邀请专家提前介入,提供专业咨询和评估意见。三是开展校地合作。宣汉县人大常委会与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借助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在人才资源、智力资源及科研成果等方面优势,通过开展培训合作、课题合作、人才交流互派等方式,实现高校理论知识与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实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宣汉人大原财经委主任委员唐益生与西南财大博士、省委党校讲师刘媛合作出版了《县级人大预决算审查探索与实践》。
聚焦资源整合,多措并举解决监督力量不足问题
单靠预算工委难以覆盖全面深入的监督需求,宣汉县着力整合资源,形成监督合力。一是深化与部门监督协同。预算工委与财政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通报监督重点,提前介入预算编制环节,就重大政策、重点项目资金安排进行沟通。联合开展特定领域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调研,形成监督合力。与县审计局贯通协同,形成年度监督计划协商、信息共享、结果互用的良好格局。年初共同研究确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优先安排人大关注的重点领域和专项资金审计,提前开展审计调查。年中及时沟通审计进展和发现的问题线索。年底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及整改情况报告前,预算工委提前对审计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审议意见,并持续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形成“审计查出问题、人大督促整改”的闭环。二是发挥专门委员会和代表专业小组作用。充分发挥县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力量,邀请专委会深度参与预决算审查、专项预算监督、专题调研等。同时从县人大代表中选取有财政经济相关经历的专业人员,组建“财政经济代表专业小组”,根据监督议题需要,选取合适人员参与监督工作。近年来,先后联合经济委对县级工业发展资金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指出问题4个,提出针对性建议3条。联合农业委对全县涉农整合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提出意见建议4条。三是用好用活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就平台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加强向上级人大报告,不断丰富完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功能。强化与财政、审计、国资等县级部门的沟通配合,确保数据传输及时准确。用好平台分析预警功能,2024年完成预算分析报告7篇,指出问题11个,提出建议15条;发出预警提示函7份,预警提示31条,获县委书记肯定性批示4次。
聚焦“天书”难题,优化形式解决预算报告看不懂问题
通过优化预算报告内容及形式,让报告更接地气、更清晰易懂,保障代表更有效地审查监督。一是优化报告结构内容。推动财政部门在提交人代会的预算报告中,增设“民生投入账本”“重点项目清单”“绩效目标表”等专栏,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钱花在哪里、要达到什么效果。要求报告文本语言精练,减少过于专业的术语堆砌,对必要术语进行注释说明。二是大力推广使用图表。在预算草案及其报告中,大量运用饼状图展示支出结构,柱状图对比年度变化,流程图说明资金拨付路径,地图标注重大项目分布。通过图表化可视化这种直观的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快速把握关键信息,抓住审查重点。三是财政局长讲解预算。在县人代会预算审查委员会审查预算报告时,县财政局长列席并讲解预算编制的基本情况及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当场解答代表提出的疑问,让报告更加精准的呈现在代表面前。
聚焦过程管控,细化内容解决审查不深不细问题
不断在审查深度和细节上下功夫,避免审查流于形式。一是扎实开展预审。由常委会副主任分别牵头负责一个县级部门预算审查,组织专家、联系部门的专委会和部分人大代表进行预审。围绕支出科目的合规性、上年预算基数的执行率、支出政策的权威性、重点项目的必要性等,列出问题清单,要求财政部门限期作出说明或调整。二是推行“十个核对”审预算。在预算审查时,主要从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核对、与政策规定要求核对、与收支平衡数据核对、与政府债务限额核对、与上年预算数核对、与部门需求核对、与上年决算数核对、与调研收集情况核对、与代表所提意见建议核对、与当年实施的项目计划核对等10个方面重点审查,确保预算既符合政策需求,又满足现实需要。三是选择小切口开展“穿透式”审查。2023年以来,宣汉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了财政评审和投资审计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县级工业发展资金预算及执行情况、票决民生实事项目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政府性投资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对预算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重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有效推动了这些专项资金严格落实预算和规范管理。
近年来,通过不断深化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规律的认识,靶向施策、破解难题,持续用力补短板、强弱项,宣汉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能力显著增强,监督力量有效整合,监督实效明显提高,促进了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有效提升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宣汉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赵亚峰 严丕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