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条在泥土里扎根生长 ——宣汉县人大以“五融五共”促进执法检查与“八五”普法深度融合
作者:王雪花、张垭兰 来源:宣汉县人大常委会 发表于:2025年08月01日 文章点击数:645 【打印】
“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这些干部和人大代表常来村里讲案例,连孩子都知道不能随便烧荒、不能给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了。”宣汉县君塘镇君坝村村民的这番话,道出了宣汉人大执法检查与“八五”普法深度融合带来的变化。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实践“五融五共”工作法,让执法检查与普法宣传同频共振,不仅破解了普法与监督“两张皮”的难题,更让法治阳光照进基层每个角落。
融理念:共绘法治同心圆
“监督不是目的,通过执法检查实现监督效能与普法实效互促共进才是关键。”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将“监督促普法、普法促治理”确立为工作核心理念,由常委会党组领导,法工委牵头,联合各委室、司法局等部门一盘棋统筹,将执法检查工作与全县普法工作统一部署、一体推进,形成了“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
普法成效同步纳入衡量执法检查成效的重要维度,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成为精准普法的“活教材”,而群众的普法需求则反过来校准执法检查的方向。这种“目标同向、部署同步”的思路,让法治建设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融选题:共瞄靶心同频振
“同学总是欺负我怎么办?”“出借电话卡、银行卡为什么会构成犯罪?”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聚焦校园安全、网络沉迷等热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纳入年度执法检查,同步开展“青少年法治护航月”普法活动,组织法官、检察官进校园解析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网络诈骗等案例,现场为好奇满满的孩子答疑解惑。
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探索、纵深推进,精准聚焦“八五”普法重点、法规实施热点、服务发展大局等方面,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等15部法律法规进行了执法检查,并将检查条例同步纳入全县普法内容。
融过程:共推查普一体化
“大姐,您这生熟食品操作台必须分开,消毒记录得天天记!”“老板,您这超市的临期食品得单独存放,还得贴明显标识,不然违反食品安全法哦。”在一次执法检查中,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成员和市场监管局干部一边指出问题,一边拿出图文并茂的手册讲解。这样的“现场教学”,在执法检查中已成常态。
检查前,执法检查组成员先“充电”,系统学习所检法律法规,既提升专业性,又完成首轮精准普法;检查中,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释法,像小餐饮店操作不规范、超市临期食品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都成了鲜活的普法案例;检查后,执法检查报告不仅罗列问题,更分析法律盲区,常委会审议时,委员们的解读又成了“法治公开课”。
融整改:共促督普固长效
“不仅要改问题,更要让法律意识扎根。”这是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在推动整改时的明确要求。向“一府一委两院”反馈审议意见时,同步列出“整改责任清单”和“普法责任清单”,要求单位不仅要报告问题解决情况,内部学法、完善制度、规范执法等情况。在年底履职测评中,推行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执法普法双述职”机制,部门负责人既要述职执法工作,也要报告普法成效,倒逼干部既当“执法者”也当“普法员”。
去年,县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生态环保、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发现的12起典型违法案例汇编成册,向执法对象、管理服务对象及社会公众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册,手提袋、围裙等普法用品1000余件,通过“案例+警示”的形式解决了屡查屡犯的问题。
融阵地:共聚基层末梢力
“王代表,我家宅基地边界纠纷能找哪个部门解决?”在普光镇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王泽伟正用刚参加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的所见所闻,给村民们“以案说法”。全县100余名像王泽伟这样的人大代表,成了基层“普法先锋”。
各乡镇的代表之家也悄悄变了样,墙上陈列有自然资源保护执法前后对比图、桌上摆着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册,成了名副其实的“普法驿站”。除常态化开展“法治宣汉·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外,宣汉县还结合“法治赶场日”“法治微课堂”等方式,法律知识顺着代表联络站、集市、村社活动室等渠道,流进了寻常百姓家。
如今,宣汉县人大常委会的普法已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执法检查也因融入普法而更受认可。县人大常委会也将继续深化“五融五共”机制,将冷峻的执法检查与温润的普法教育深度融合,让法律条文在基层泥土里扎下根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