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大监督职能 推动开江文化前行
作者:王小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于:2013年05月22日 文章点击数:5443 【打印】
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 推动开江文化多彩前行
开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小平
开江县素有文化县之称,开江文化更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吹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角后,如何加快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魅力川东小天府摆在了60万开江人民面前。开江县人大常委会不辱历史使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在开江文化多彩前行的征途中起到了助推作用。
深入调研,找准发展“短板”
近年来,开江县在文化发展上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确立了“文化靓县”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开江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不得不看到,文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不少制约“瓶颈”。为此,开江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文化发展情况的调研,力图找准发展“短板”,采取有力措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助推文化发展。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会同部分县人大代表、县文广新局领导围绕全县文化发展情况,通过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先后深入全县部分乡镇、部门、基层文化单位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为时两个月的调研,调研组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形成了调研报告。
建言献策,共谋发展新路
一石激起千层浪,开江县人大常委会的调研工作,促动了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更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乡镇形成了改善文化设施的报告材料,文化部门提出了文化建设需改进的问题,人民群众更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了一条条宝贵的建议。一位文化人士建议到,对诸如开江白宝塔、黑宝塔、金山寺、任市陶牌坊等名胜古迹原样修复,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形成文化作品。开江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所作的文化发展情况的报告,形成了《开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我县文化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对文化发展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深化思想认识,营造文化强县的舆论氛围;二是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法制环境;三是加快体制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是优化整合资源,开创文化发展繁荣新局面;五是转变经营理念,形成文化产业配置的新格局。
齐心协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精神,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将工作一项项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加大了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县文广新局对文化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和深度挖掘, “薅秧歌”、“开江拗棒”、“水族闹春”和“巴山石工号子”等4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高阁”,在全国各地巡演479场次,实现演出收入1892万余元,“绝艺”获得了新生,破解了后继乏人的传承之困。开江县教育局五举措推进教育银杏文化建设,组织召开了五次校园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一位乡镇居民说到“活动场所有了,活动项目多了,哪个还去干打麻将这些劳命伤财的事哦,开江人的精神一下子就出来了。”
党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开江文化发展呈现多彩前行的局面。开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大立谈到:“文化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助推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让全县人民得到更多实惠。”